屬於您個人的 Cayenne

資訊娛樂系統及輔助系統

新款 Cayenne 代表保時捷邁向智慧型汽車的重要一步。無論是部署於內部或與環境連線,網路技術已開啟無數的新功能並在品質標準上不斷提升。功能越來越簡易,操作也更直覺化。駕駛可透過保時捷互聯 (Porsche Connect) 應用程式持續連線至網際網路及廣泛的服務。此外還有許多全新及重新開發的輔助系統,可減輕駕駛的負擔。

透過保時捷先進駕駛艙,Cayenne 在駕駛與車輛之間提供一種全新的互動形式。這套系統以跑車的顯示與操作概念為基礎,最初是為 Panamera 開發,現已針對 Cayenne 車型重新改造。採用保時捷經典佈局的儀錶組將轉速錶置於中央,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一個 7 吋顯示幕。駕駛可以利用三個核心組件控制所有重要功能: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 (PCM) 的全高清觸控螢幕、可用於控制行車電腦的多功能方向盤、以及中央鞍座上可與某些功能互動的直接觸控面板。

作為智慧型控制中心的最新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 (PCM)

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的 12.3 吋顯示幕與平板電腦大同小異,同樣可輕鬆直覺化操作,並可根據您的個人喜好調整。客戶可利用預先定義的圖塊,快速、簡單地建立一個由其常用功能組成的「主螢幕」,包括最愛的電台、常用的導航目的地和電話號碼、啟動跑車排氣系統的選項等。選擇螢幕右邊的一個資訊小工具,便可直接操作其他 PCM 功能。例如,在使用右側通話功能的同時,可將導航功能顯示在螢幕中央的互動區內。此外也可設定最多 6 種個人模式,除了定義大量的車室內部設定之外,此模式也可儲存照明、駕駛程式和輔助系統等多項偏好設定。

只需幾次點擊和滑動,便能在選單之中導覽操作。最新的 PCM 甚至可在使用者未實際碰觸到螢幕前便可做出反應:如果系統偵測到有隻手接近螢幕時,左側將會開啟一個欄目,顯示當前選單之下的其他子選項。使用者只需用指尖滑過 – 就像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一樣 – 就能在選項之間捲動瀏覽。最新的 PCM 系統也容許您用兩根手指縮放或旋轉螢幕;還可辨識手寫,讓您可以直接在螢幕上寫出您的導航目的地。

Cayenne 及 Cayenne S 均標準配備 Hi-Fi 高傳真音響系統;Cayenne Turbo 則標準配備最新的 BOSE® 環繞音場系統。這套音響系統具備 14 支揚聲器、一支獨立的超重低音揚聲器、14 個擴大機聲道及高達 710 瓦的總輸出功率,可將逼真清晰的聲音傳達至所有五個座椅位置。Centerpoint® 2 技術可支援在環繞音場模式下播放立體音源,創造令人讚嘆的聽覺盛宴。AudioPilot® 噪音補償技術可確保在任何車速或引擎轉速下都能享受完美的樂音體驗。BOSE® SoundTrue® 增強技術也可復原壓縮的音樂檔案 (如 MP3 檔)中遺失的高頻元素,在聽覺上營造更清晰純淨的空靈感。

全系列中最頂級的音響系統是最新版的 Burmester® 3D 頂級環繞音場系統,其全新的 Auro 3D® 音響格式可在車室內營造猶如置身演奏廳內的臨場氛圍。此系統具備 21 支揚聲器及一個雙向聲道中央系統、1 支 400 瓦主動式超重低音揚聲器及 1,455 瓦的總輸出功率。這部最頂級的音響系統擁有眾多強化功能及獨家研發的技術,例如 Burmester® Air Motion Transformer 及 Sound Enhancer®。Auro3D® 格式為汽車音響領域帶來巔覆性的聽覺體驗。Burmester 與完美音樂播放的全球指標 Galaxy Studios 合作開發出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可在音樂播放過程中傳送完美的 3D 視覺印象。借助 Auro3D® 技術,使用者可以從任何音源創造動態的 3D 聲音體驗。

Connect Plus」互聯升級系統的新應用程式及新服務

新款 Cayenne 擁有全面的網路連線功能。這個新一代的 SUV 車系透過其標準配備的保時捷「Connect Plus」互聯升級系統通訊娛樂套件提供廣泛的網路功能選項。這意味著,駕駛現在將可首度透過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 (PCM) 存取 Amazon Music、由 Nest 提供的 Smart Home 智慧家庭功能及卓越結合傳統電台收聽模式與線上電台服務的 Radio Plus。同樣以標準配備提供、可相容於 LTE  的內建 SIM 卡可讓新款 Cayenne 持續保持連線。保時捷還針對重要的汽車連網功能開發出一款簡化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駕駛也可以透過 PCM 直接在 Cayenne 上操作使用最熱門的串流媒體服務之一,Amazon Music。在德國,除了廣泛綜合的音樂選擇之外,此服務還提供其他娛樂功能,例如德甲足球比賽的音頻直播等。

Nest 智慧家庭設備的用戶也可隨時從車內了解其家中狀況。此服務可透過網際網路傳輸來自偵煙器的數據及安裝之攝影機的圖像。它還可直接從車內控制家中的空調系統。

另一項創新服務是 Radio Plus。它可透過整合的網路電台功能擴大您個人最愛電台的範圍,幾乎任何提供線上頻道的電台均可選擇。

一旦 Cayenne 離開 FM 或數位電台的地面無線電接收範圍,系統將自動切換成線上串流播送。這可提高電台廣播收訊不良地區的接收品質。保時捷提供一個 7 GB 的數據包,可供 Amazon Music 串流媒體服務、線上電台以及在車內透過無線熱點上網使用。

線上導航及群集數據

可提供即時交通路況資訊的強化版線上導航系統,操作更簡易、更快且更完善周全。簡化的導航目的地搜尋功能採用一個中央搜尋器為基礎,點擊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 (PCM) 標頭列的放大鏡圖示即可進入該系統。駕駛可使用簡單的關鍵字搜尋目的地。該搜尋器還可提供廣泛的額外資訊,例如油價、可用的停車場 (包括停車費及營業時間) 及飯店和餐館的顧客評價等等。

導航目的地的語音輸入也一樣簡單,這都要歸功於全新的「Voice Pilot」。除了進一步升級保時捷的聲控功能之外,其線上語音辨識功能也使聲控指令可以更直覺化執行。例如,現在無需具體的詳細地址,也可以輸入導航目的地。

Voice Pilot 不僅可用來控制導航功能,此系統還可辨識從音樂控制到空調和座椅加熱系統等車輛功能的 100 多種指令。

路線計算也經過最佳化,這是因為此系統可以同步處理車上及線上輸入的資訊,因此可在線上及 PCM 系統內部同步進行路線導引。PCM 將獨立決定哪個導航系統計算出最佳的路線,但以最快計算得出的結果為優先。

導航系統還可使用全新的 Risk Radar 服務處理群集數據,以便從已安裝相關設備的車輛匿名擷取及傳輸有關交通和路況的數據。這些由汽車感應器擷取的數據可提供有關濃霧、打滑風險和事故的警告。透過這項功能,新款 Cayenne 也可幫助降低交通風險及預防事故發生。駕駛可在啟程前從 PCM 系統、智慧型手機上的保時捷互聯 (Porsche Connect) 應用程式或在車外透過「My Porsche」線上平台輕鬆建立目的地。一旦駕駛的身份透過車內、應用程式及「My Porsche」入口網站上輸入的保時捷 ID 獲得確認之後,所有系統上的目的地將會同步更新。

一站式解決方案:適用於 Apple Android 智慧型手機的全新保時捷互聯 (Porsche Connect ) 應用程式

重新設計的保時捷互聯 (Porsche Connect) 應用程式現在可為駕駛提供一個更直接且更全面的操作環境,透過智慧型手機存取廣泛的車輛及連線功能。該應用程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 Navigation」(導航)、操作車輛相關功能的「My Vehicle」(我的愛車) 及操作用戶相關服務及設定的「My Account」(我的帳戶),例如將互聯應用程式與用戶的 Amazon Music 和 Nest帳戶連結起來。在「My Vehicle」內,駕駛可以透過從三個角度顯示其車輛的圖形檢視其車門、尾門及車窗是否已關閉,還可在此將其愛車鎖閉或解鎖。此外,駕駛也可叫出有關車型、油位及保養記錄的資料,並可控制車輛的監控及安全功能。您可以在www.porsche.com/connect 網站及保時捷互聯商店 www.porsche.com/connect-store

了解有關保時捷互聯 (Porsche Connect) 應用程式的詳情。

新功能:5 種道路及越野駕駛模式

最新 PCM 系統現在也成為了 Cayenne 所有駕駛動態系統的指揮中心。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改變是:越野駕駛設定不再透過中央鞍座上的個別按鍵選擇,而是從螢幕上的一個專用選單中選取。在這個選單中,5 種全新定義的越野模式將以所選情境影像為背景的 3D 格式顯示。控制系統會根據所選的模式將引擎閒置狀態、Tiptronic S 變速箱的換檔程式、PTM 四輪驅動系統、分配至後軸的扭力及保時捷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PSM) 的穩定模式調整為最適配的設定,以滿足車主的應用需求。如果已安裝相關的配備,也會調整氣壓式懸載系統的離地高度、保時捷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 (PASM) 減震系統、保時捷動態底盤控制系統 (PDCC) 的側傾補償功能及後軸轉向系統來滿足該越野駕駛模式的需要。

最新 Cayenne 以道路使用為標準模式。如果駕駛進入簡易的越野地形,如碎石路或濕草地,他可以選擇「碎石」模式;對於叢林中的泥濘道路或佈滿車轍坑窪的路面,駕駛可以使用「泥地」設定。此車型還可提供沙地模式和一個「岩石」選項,適用於粗獷地形中常見的崎嶇不平的堅硬路面。若結合選配的越野套件使用,此選單將額外顯示轉向角度、橫向坡度和縱向傾斜度的設定,可幫助車主在越野駕駛時充分運用此車型的優點。如果選配環景顯像系統 (Surround View) ,還可使用俯視 (Top View) 功能顯示四周的車輛。

next item
輔助系統
previous item
人體工學與舒適性